好
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信
箱
冰冻的河流早早融化
后山的枯草翻绿完成
春天它已经悄然走来
老师您好!
我的好奇是这样的:如果您有一个小伙伴,朝夕相处的那种,可以是朋友、亲人,或者是孩子,就以小朋友为例吧,您会怎么安排你们共同的假期里的日常清单,让生活充满仪式感、创意、惊喜或者期待?
期待充满创意的你的回音^_^
好啦!我俩合作的沉浸式回答完了!你理解了吗?
哈哈哈这是她当时抛给我的问题,只能说懂了又没完全懂。
后来她说:
嗯,回答结束。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专职心理老师,主题选择和围绕主题深入学生内心一直是我最大的困惑,请问应该如何解决?
好奇回音
▼
谢谢你的提问,让我发现了盲区,这一块懂得不多。
以下是我关于这个好奇粗糙的理解,仅供观赏,希望能对你有助益。
听起来你的困惑是两个:一是主题的选择;二是如何围绕主题深入学生内心。
主题的选择?
这是对于备课的困惑。通俗说就是问“这周心理课上什么?”
我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咖,没办法有系统有理论地回答你应该给学生上什么课,但我们可以顺着网线去问大咖呀hhh。
以下是可能能找到有系统的授课主题的途径:
一、《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教材的目录页
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的校本课程设计模块
这几个途径可以得到比较有框架的授课主题。可能还存在一些其他的主题形式,比如节假日、考试等特殊时期……
如何深入学生内心?
这是上课的内容了,通俗说就是“怎么上课”。
这一趴按理说也是能用一大片文字来娓娓道来的,但其实也可以很简单:像做心理咨询一样去上课。
热情、倾听、尊重、共情、积极反馈……建立积极正向的关系。
如是而已。
半天没人陪我说话了,非常无聊,大米老师无聊时一般会做些什么呢?
● 好奇回音
无聊的时候会喊“无聊啊”,然后陷入无聊的时光里,百无聊赖。
我的生活很寡淡,不怎么会主动联系人,也没有固定的消磨时光的方式,有时候刷刷手机一天就过去了。
除玩手机以外印象深刻的自我消遣的事:自己跟自己下棋、听说书、看星空、散步、写东西、思考、一个人去吃火锅……
写着写着,突然发现我就是无聊本聊,所以问我无聊时在干嘛?
答:和我自己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