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 5 月 22 日(周一),伦敦金属交易所(下称 LME)的数据显示,两日后交割的铜期货价格比 3 个月后交割的期铜价格低了 66 美元,为 2006 年以来的最大现货贴水幅度。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称,铜现货价格的大幅下跌,反映出在各国央行过去一年大举加息后,美国和欧洲地区的工业活动开始放缓,亚洲的工业活动也尚未出现预期中的反弹。全球工业金属需求急剧下降,LME 仓库中的金属库存迅速增加。
汇安基金的基金经理杨坤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铜价)跌到目前这个位置也不需要特别悲观,衰退等预期已经充分计入,一旦有所扭转或者开始降息,叠加相对较低的库存水平,铜价大概率还是能企稳。"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铜价单月重挫超 10%
由于能够衡量全球市场的健康状况,铜通常被称为 " 铜博士 ",广泛用于建筑、基础设施和家用电器。数据显示,铜价在过去一个月内累计下挫 11% 至每吨约 8000 美元,为 2022 年 11 月以来新低。5 月 11 日,铜价便跌破 200 日均线,此后一直窄幅震荡。此前,围绕亚洲经济前景的积极情绪,推动主要工业金属的价格在去年 11 月至今年 1 月期间反弹了超过 25%。
图片来源:新浪由于西方国家制造业的放缓,高盛上周日将铜价的平均预期从每吨 9750 美元下调至 8698 美元。该行还补充称,包括铜在内的一些金属的价格 " 反映了经济衰退(的预期)。"
彭博社的报道中称,冈拉克比率(Gundlach ratio)目前接近 2021 年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表明经济衰退可能即将来临。冈拉克比率以密切关注铜和黄金关系闻名的基金经理冈拉克(Jeffrey Gundlach)而命名。与铜价下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由于今年以来投资者对避险需求的飙升,金价已累计上涨超 9%。
冈拉克比率的变化是投资者情绪的晴雨表,从历史上看,它一直是名义利率和未来经济增长的指标,比率下降与利率持平或下降一致。此外,各大机构也将铜和金的比率作为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的领先指标之一。
图片来源:彭博社今年 3 月份,冈拉克便公开预测经济衰退可能在未来 4 个月内发生,当时他提到,美国地区性银行业的倒闭加剧了借贷成本上升导致的金融环境收紧。
对于铜价的后市,汇安基金的基金经理杨坤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铜价)跌到目前这个位置也不需要特别悲观,衰退等预期已经充分计入,一旦有所扭转或者开始降息,叠加较低的库存,铜价大概率还是能企稳。长周期看,新一轮上行周期大概在明年。"
美元升值等因素令铜价承压
由于融资成本高企,利率的飙升使得银行对持有过剩的金属供应持谨慎态度,从而导致了 " 超级期货溢价(super-contango)" 结构,即即时交割的金属价格远远低于未来交割的金属价格。因此,更多的金属最终被储存在 LME 的仓库中。
自本月初以来,因对美国利率将在更长时间内维持在高位的预期升温,美元兑一篮子货币已升值近 2%,美元兑日元更是升至 6 个月高位,对非美进口商来说,铜价因此变得更加昂贵,汇率因素传导至国际期货市场,铜价也相应被压低。
美元兑日元创 6 个月新高(图片来源:新浪)路透社的报道同时称,包括铜在内的工业金属价格也受到美国债务上限谈判的影响。投资者目前担心美国联邦政府可能无法按时偿还债务,这可能引发该国历史上首次违约,并在引发全球金融市场的混乱。
此外,铜供应量有所增加,也短暂压制了铜价。
一方面,全球主要产铜地区——拉美地区此前的铜生产虽遭遇短暂中断,但据 BNAmericas 网站报道,拉丁美洲未来至少有 24 个年产量预计为 3 万 -10 万吨的原生铜矿项目在弥补铜供应缺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中 8 个在智利,7 个在秘鲁,巴西和墨西哥各有 3 个,哥伦比亚有两个,还有位于阿根廷 - 智利边界处的费洛德索尔项目。
另一方面,洛阳钼业也就 TFM 铜钴矿项目的增储权益金与刚果(金)当地政府达成一致。TFM 矿是全球范围内储量最大、品位最高的铜、钴矿产之一,矿区面积超 1500 平方公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自今年 4 月中旬以来,LME 仓库的 MCUSTX-TOTAL 铜库存已经上升 80% 至 92250 吨,现金合约较 3 个月期铜的差价也因此扩大至每吨约 50 美元。从 2021 年 7 月起,全球铜库存持续性下跌,沪铜库存从 15 万吨跌至 3 万吨,LME 库存从 20 万吨跌至 7 万吨。相较于彼时 20 万吨的高点,当前 9 万吨的伦铜库存仍较低。
供不应求还是产能过剩,市场存分歧
不仅仅是铜,锌价近段时间也频频下跌,过去四个月时间累计下挫 30%,近日跌至每吨 2426 美元,创下两年半低点。
标普全球市场情报在发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一份置评邮件中指出," 二季度价格大幅下跌之后,2023 年第三季度将为铜提供一个很好的买入机会。从 2022 年 11 月到 2023 年 1 月底,铜价强劲上涨,随后在 2 月和 3 月回吐涨幅。虽然近几个月来几个主要产铜市场出现了意外的供应中断,但随着供应方面的中断减少,现有矿山的产能利用率将在 2023 年有所提高。更好的利用率,加上新产能的上线和二次供应的增加,或将推动铜市场在 2023 年出现产能过剩。"
不过,仍有一些市场人士对今年铜价飙升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原因是全球向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的转型以及基础设施升级的预期将推升铜的需求。
据悉,风能和太阳能装置所需的铜是煤和气发电装置的 8 到 12 倍,而电动汽车对基本金属(包括铜)的需求是内燃机汽车的三到四倍。大宗商品巨头托克(Trafigura)等公司拉响了铜长期短缺的警报,它们预计铜价将创纪录,否则能源转型就不可能实现。
此外,据路透社,向净零排放过渡所需的铜将远远超过我们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的铜。根据标普全球(S&P Global)的数据,到 2035 年铜的需求将翻一番。据麦肯锡称,到 2031 年全球每年铜供需之间的缺口将超过 600 万吨。
每日经济新闻